語種
中文簡體 中文繁體 English
營業廳
網上營業廳 掌上營業廳
返回頂部
暴雨中的堅守者與逆行者 河南公司抗洪搶險保通信一線群像
2021-08-10 人民郵電報
分享:
   

自7月17日以來,河南省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地區出現特大暴雨,導致鄭州、新鄉等城市發生嚴重內澇,通信基礎設施麵臨嚴峻考驗。中國電信河南分公司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發揮黨組織作用,廣大黨員幹部員工臨危不懼,向險而行,全力出擊,盡最大努力保證雲網暢通。在抗洪搶險救災過程中,中國電信河南分公司湧現出一批不分晝夜堅守一線、身先士卒逆向而行的先進人物,他們勇於拚搏、甘於吃苦、樂於奉獻,在洪水中築起牢固的“通信堤壩”。


河南分公司客服黨支部副書記陳玉嫻:

暴雨夜 客戶服務一刻不斷線

“我們是外省救援隊,聯係不上當地對接人員了,請幫我們恢複通信。”

“救援車輛困在路上了,無法跟外界聯係。”

……

7月20日晚,位於鄭州老城區的中國電信河南分公司10000號客服中心,話務員始終忙碌著。暴雨導致通信受阻,手機沒了信號,打不通別的電話,10000號客服熱線成了“救命稻草”。

這裏承擔著全省的客服業務,承諾7×24小時在線。盡管剛剛經曆了停電斷網,現在隻能靠備用電源撐著,但中國電信河南分公司客服黨支部副書記陳玉嫻知道:“越是這種時候,客服熱線越是一刻都不能中斷。”

時間倒回到20日下午6時。

河南10000號客服中心的員工正忙著,突然,所有的電腦屏幕一瞬間全黑了。原來是大廈一樓的配電室進了水,整棟大樓斷了電。

連日來的暴雨導致鄭州多地通信設備、線路受損、中斷,10000號人工熱線話務突增,本就壓力巨大。現在突然停電斷網,大家一時間手足無措。現場主管李瑞麗馬上給正在省公司忙碌著的陳玉嫻打了電話,說明了現場的情況。

已經是下班時間了,雨卻越下越大。10000號客服中心在老城區,周邊路麵的積水已經齊腰深,潛在隱患較多。有經驗的陳玉嫻知道現在放員工蹚水回家,是非常危險的。於是她當機立斷下了“命令”:“今天晚上,所有員工都不能走,全部留在公司!”

“命令”下達以後,客服中心的員工為留宿公司做起了準備。他們找來一些瑜伽墊,又搬出庫存的水和麵包,安排出一個臨時的休息區。當天上班的269名員工,晚上就在這裏過夜。

安頓好員工,保障客戶服務的“戰鬥”就開始了。陳玉嫻和黨支部書記穀鬆濤一起兩線作戰,一邊指揮10000號現場工作,一邊在省公司開會討論具體實施方案。

首先就是解決供電問題。路上積水太深,發電車過不來,隻能先用備用電源。但是在客服坐席全開的情況下僅能維持6個小時左右。為了保障客服不掉線,陳玉嫻重新調配了現場當班的269名員工,安排50名員工輪流在線當班,剩餘電腦全部關閉,以節省電量延長服務在線時間。

7月末的鄭州,即使外麵下著瓢潑大雨,辦公室裏也是悶熱難耐。為了省電,空調早就停了。

晚上8時,在停電兩個小時後,水也停了。沒水沒電,人多悶熱,客服中心的員工開始有一些焦躁不安。

幸好,遠程應急支援力量及時到了。凯发国际客服部緊急調度了兄弟省份10000號實施接應,湖北公司率先接入。當晚,16名湖北10000號員工通過雲桌麵客服係統成功登錄河南客服門戶。於是,陳玉嫻一邊與集團公司開著電話會議,協調調度湖北10000號,一邊與各部門主管討論具體實施方案,從係統界麵操作、業務接應流程,到發布用戶解釋口徑、製定問題處理預案,反複推敲演進。不知不覺,已經是21日淩晨3時。

終於,天亮了。雨勢漸小,路麵上的積水也退下去一些。這時陳玉嫻才想起來,她的車停在大廈的地下車庫裏忘了挪,被水泡了一夜。

21日上午,發電車還沒到,備用電源還得再撐一撐。此時,客服電話還在不斷打入。麵對一通通請求恢複通信網絡的求助電話,河南電信10000號啟動綠色通道,雲網運營部優先安排保障,通過派發應急通信車的方式協助恢複通信,在兩個小時內解決用戶的問題。李瑞麗事後統計了一下,暴雨期間,客服人員陸續接到醫院急診科、災區救援隊等救援人員的求助電話10餘件。

22日,更多的支援力量加入。湖北10000號坐席數增加至52個;隨後,廣東分公司也加入支援,共12個IM支援坐席遠程提供在線服務;河南省內各地市及河南通服共260名客服參與話務接續工作……

隨著鄭州供電供網的恢複,河南10000號客服中心的業務也全麵恢複正常。

洪水漸漸退去,中國電信10000號客戶服務一直在線。這幾天,鄭州疫情嚴重,陳玉嫻和她的團隊守在10000號客服中心,已經做好了長期值守的準備。 (張佳麗)

新鄉分公司雲網調度支撐中心主任高桂梅:

守住最後三公分

7月21日晚6時,特大暴雨突襲新鄉。此刻,高桂梅——中國電信河南新鄉分公司雲網調度支撐中心主任,仍然堅守在崗位。自7月19日新鄉市區經曆首場暴雨,高桂梅和同事一直在雲網調度支撐中心值守,匯總統計受災信息、發布防汛搶修工作進展通報……連續工作超過48個小時。

晚8時許,飲馬口中心機房附近水位已上升至1.2米,一樓電力室開始滲水。機房內配備的抽水泵使用半小時後突然發生故障,停止工作。高桂梅立刻帶領值守同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工具——臉盆、水桶、掃把、垃圾桶,奮力清理屋內積水。同時召集同事商定一樓防汛牆最優加固措施,尋找機房進水點位,對孔洞進行封堵,增加防水彎弧度,快速製定了電力室保障方案,在電力室門口用防鼠板、防雨布、沙袋結合起來做成第一道防線,確保水不通過門口滲入。

22日0時,暴雨仍在繼續,院內水位不斷上升,即將超過機房地麵。一旦電力室進水無法正常供電,將導致二樓機房內的設備異常掉電。新鄉的中國電信網絡就要麵臨癱瘓的風險!

飲馬口機房作為新鄉電信的核心機房,負責中國電信新鄉地區的網絡設備監控、應急處置調度和網絡信息安全等工作,肩負著中國電信國家骨幹網新鄉區域的網絡設備正常運行的使命,監控支撐著新鄉地區整體電信網絡的正常運轉,服務新鄉地區移動網約45萬用戶、固網業務約22萬用戶。簡單來說,飲馬口中心機房就是中國電信新鄉本地網的心髒。

驟雨伴著疾風,瘋狂地往機房裏湧。突然,最新的情況讓在場的所有人心頭一顫:水位線距離三向交流電開關輸出線隻剩三公分!

輸出線被淹沒、電源短路,飲馬口中心機房就會失守。

“最後的三公分就是紅線!必須死守!”高桂梅和同事不由得加快了工作速度,不停地向門外掃水、鏟水,用沙袋將電力室門前的防水壩增高再增高。

暴雨裏,與飲馬口中心機房同在一處辦公的紅旗營業部值守人員禹海波經理和其他幾位同事趕來了,他們扛著沙袋、防雨布等搶險物資;飲馬口中心機房電源主管張俊亮趕來了,他把熄火的摩托車丟在半路,涉水兩個多小時,加入這場保衛戰中。

雨越下越大,水越積越深。高桂梅與在場的十幾位電信人,已經和這場暴雨對抗了6個多小時。

年近50的她與其他男同事一起,有的用鐵鍁向外鏟水、有的用臉盆向外端水,大家肩並肩、心手相連,隻有一個目標——不讓暴雨進入電力室,守住最後三公分。

為保護室內蓄電池不被雨水侵襲,高桂梅帶領同事用拖把、毛巾擦拭地麵,以避免設備漏電。毛巾不夠用,她就將自己平日臨時休息時用的被子、毯子拿出來,清理蓄電池、開關電源櫃等重要設備周邊。

夜越來越深,暴雨還在肆虐,飲馬口中心機房裏,搶險隊員堅定的眼睛炯炯有神。高桂梅帶領同事頑強抵抗,用盡各種方法,目標隻有一個:誓守核心機房。她給同事打氣:“隻要我們大家同在,飲馬口核心機房決不失守。”

接近22日淩晨2時,雨勢稍小,高桂梅叮囑大家,不要放鬆,抓緊時間補充防水沙袋,加高防水壩。同時上報公司領導尋求支援,要求盡快增補抽水泵、防水沙袋、防雨布等防汛搶險物資。淩晨3時30分,暴雨又起,新鄉電信總經理張九林帶著增援隊伍利用大型工程鏟車,曆盡輾轉及時把防汛物資送到了飲馬口中心機房。

此刻,一樓電力室門前的積水已深達1.4米。高桂梅不顧疲憊,與同事再次投入搶險工作,搬運沙袋、增高防水壩、安裝抽水泵。為確保萬無一失,高桂梅和同事又在機房門前構築了第二道防水壩。

從傍晚戰至黎明,最後三公分守住了!飲馬口核心機房電力室的設施沒有遭到暴雨侵襲,電信人用實際行動確保了網絡的安全平穩運行。

7月22日是高桂梅的生日,同事用泡麵為她製作了一個“生日蛋糕”,在大家齊唱生日歌的祝福聲中,高桂梅再也忍不住失聲痛哭。她許下了自己的生日願望——核心機房一定會平安無事! (張鳴)

鄭州分公司雲網運營部主任常毅:

雨急如箭 逆向而行

黑夜重重,雨急如箭!

車裏的可視距離不足5米,塌陷的路麵、倒下的樹木、巨大的水坑不時出現,想到前方的山洪,坐在車裏的常毅揪緊了心。

這是2021年7月20日淩晨,河南鄭州的暴雨越下越大,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在19日緊急成立的通信防汛應急搶險指揮部沒有一刻休息,雲網運營部主任常毅忙了一天。20日淩晨1時,監控中心給常毅打電話告知,登封-鞏義的通信幹線被洪水衝斷,登封中心機房設備脫網,多個基站退服。

險情就是命令!常毅立即向鄭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尹林匯報,並緊急組織搶險隊伍前往登封。淩晨2時,常毅和尹林出發了。高速路封閉,他們改走國道,黑夜裏雨急如箭,危險重重,往常1個小時的路程,走了3個小時,終於趕到故障點與當地搶修人員會合。

故障點水位一直上漲,無法布放光纜。常毅先組織搶險人員加強對備用線路的保護,又帶領隊伍以光纜斷點為中心,冒著生命危險,在湍急的水流中尋找合適位置架設臨時代通光纜。經過對周邊路由的勘察,他們發現在斷點向東300米處,有樹木可作為依托放置臨時光纜,立即現場施工,經過近5個小時奮戰,20日10時搶通密登光纜線路。

雨勢還在增強,鄭州主城區的水位不斷升高,出現嚴重內澇。常毅又接到報告,位於市政府附近的鄭州電信亞達機房進水了!亞達機房承載著國家級、省級和本地核心骨幹級業務,引接了5條國家幹線,承載了54套幹線傳輸係統。雖然機房人員在20日清晨已使用防汛沙袋封堵防滲,但還是出現了雨水倒灌,機房外的水位在20分鍾內暴漲了30公分,逐漸漫入機房。這時,市電停電了!機房30名值守人員全部上陣,操起水桶、臉盆,人工排水。

此刻,登封至鄭州多處道路被山洪衝毀,常毅他們在接到亞達機房進水的報告後無法立即趕回鄭州,隻能通過電話向省公司網運部匯報災情,並申請設備下電,確保人員安全,避免出現更嚴重損失,同時遙控指揮其他退服站點進行故障排查和搶修。鄭州主城區內澇情況越來越嚴重,停電範圍逐漸擴大,各處機房不斷有設備開始告警,多處基站出現退服,網絡保通迎來更加嚴峻的考驗。

7月21日淩晨,降雨稍緩,心急如焚的常毅隨尹林從登封趕回鄭州,6點半趕到亞達機房。為最快速度恢複通信,鄭州電信將“7·20”通信應急搶險指揮室設在亞達機房,文永峰總經理坐鎮,尹林任總指揮,常毅負責具體指揮調度。常毅住到了指揮室裏,帶領網運條線全體員工,不分晝夜全力奮戰。

在曆史罕見的暴雨中,路上的人越來越少,而常毅和他的同事成為“逆行者”。雲網運營部數據主管呂曉華和傳輸主管朱峰接到亞達機房監控中心發出的鞏義波分脫網和上街-鞏義備用係統中斷告警後,立刻與副主任周博討論搶修方案,隨後兵分兩路出發。這一邊,朱峰駕駛私家車與周博趕往上街中心機房,行駛途中暴雨如注,視線嚴重受阻,車輛陷入水坑中。朱峰與周博兩人相互幫助,及時從車中逃出。雨勢稍減後,在路過群眾的幫助下,將車輛從水坑中拖出。另一邊,呂曉華則從10公裏外的市公司趕往亞達機房,全程參與機房排水搶險和後續全區數據業務的搶修工作,直至26日全區業務基本恢複後,才在深夜回到家中。

暴雨中,鄭州的供電線路損毀嚴重,無法確認恢複時間,而大部分故障站點的退服又是由市電斷電造成的。常毅向省公司雲網運營部申請發電油機和衛星通信車。7月22日,由多個省市支援的20輛應急通信車、60餘部衛星電話、9883件備品備件、326輛發電機及2架無人機陸續抵達鄭州投入搶險工作。隨著大型應急發電車到位,亞達機房設備陸續上電,業務逐步恢複。常毅才得以抽空前往各重要機房和故障點現場查看修複情況。

經過100多個小時不間斷的搶修,7月23日16時,鄭州主城區基本恢複通信;7月24日8時25分,亞達機房全部業務恢複,全市移動網絡通信全麵恢複;7月24日20時,全市固話與寬帶全麵恢複。 (曾婭)

新鄉分公司副總經理周楠:

死守通信陣地的N個日夜

7月21日19時左右,河南新鄉牧野區下起了特大暴雨。此時,中國電信河南新鄉分公司副總經理周楠正在中原東路的電信通信樞紐樓嚴陣以待。

他所在的這座樞紐樓是新鄉通信要地,樓內的樞紐機房承擔著新鄉8縣4區的數據網、傳輸網、無線網匯聚任務,樓內還設有共享5G BBU池機房和IDC數據機房。如果樞紐樓“失守”,將造成新鄉東區無線網中斷、數據網擁塞、IDC用戶全部中斷。

前日的鄭州暴雨險情讓周楠的心一直懸著。眼看著暴雨來襲,電信樞紐樓周邊水位持續上漲,周楠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事後,他才從新聞中得知,當晚新鄉市區牧野站兩個小時降水達267.4毫米,刷新了前日鄭州監測到的兩個小時最大降水值。

22時,樞紐樓周邊水位漲到了0.8米左右,一樓電力機房開始出現雨水倒灌險情。

網運條線出身的周楠深知機房的重要性,考慮到主管副總正在外地出差,周楠主動請纓,火速組織樓內人員啟動了防汛救災應急行動。首先關閉可能被水浸的電力設備,確保作業安全,同時用沙袋圍壩,啟動潛水泵,在30分鍾內排除了險情。

但此時周楠的心並沒有放下。他想到了市中心更重要的通信要地——飲馬口B級核心機房。那裏地勢低,水淹風險更高,卻也更為重要。飲馬口機房是幾大幹線光纜、無線核心設備、關口局、互聯網數據核心路由器的匯聚點,如果中斷,新鄉會完全脫網。

果然,7月22日零時左右,飲馬口機房發生險情的消息傳來。

“職業的敏感性讓我知道,如不派人救援,一旦飲馬口機房失守,新鄉將成為通信孤島,還會波及豫北地市。”

而此時,周楠所在的樞紐樓周邊水位仍有0.8米左右,到達飲馬口機房大約4公裏的道路基本全部被水淹,部分區域水位超過1米。

再難也要試!00:30左右,周楠派出增援皮卡車。如他所料,不久車輛傳回信息,在建設橋附近被淹熄火。

怎麽辦?一籌莫展的周楠呆呆望著漆黑的雨夜,忽然發現不遠處的新鄉市消防支援大隊有一輛鏟車剛剛返回。“我馬上跑到消防隊堵住車輛,請求送我們到飲馬口。”但是鏟車的油用光了,周邊加油站全部被淹,一時找不到補給。此時,忙完了手頭搶險任務的中國電信新鄉分公司總經理張九林也急匆匆趕來,幫忙協調。最終,消防隊從鄰近消防車抽出了10升油補充給鏟車。

2:20,張九林、周楠等9人帶著物資坐上鏟車朝飲馬口機房進發。

3:30,增援隊到達飲馬口機房。周楠跳下鏟車就看到,門口已壘起高高的沙袋,外部水位已超越電力室高度。機房配備的水泵僅使用半個小時就發生故障,駐守人員在過去的三個小時一直靠人工鏟水的方式死守,個個都累得直不起腰。他心中一疼,顧不上說什麽火速投入到工作中。

增援隊用沙袋加固防水堤,用潛水泵加大排水,力爭使機房進水小於出水。

就這樣一直奮戰到5:30,天蒙蒙亮時,飲馬口電力機房終於實現進出水平衡,基本確保電力機房安全。

6:00,新鄉分公司後續的增援人員到達,周楠趕緊讓奮戰了一夜的員工去休息。他則帶著一批人對電力機房周邊再次進行險情分析,找到多個風險點,逐個堵漏,同時調配更多的物資增援飲馬口機房。

忙到22日15:00左右,飲馬口機房防汛布防基本告一段落。周楠又接到了新的任務:帶領通服搶修小組與中國聯通公司長線局會合向衛輝與鶴壁交界處的滄河挺進,搶修京漢廣96芯幹線光纜。

19:00,到達斷點位置展開搶修。

23日2:00,線路搶通。

4:00,周楠返回中原東路辦公室。

9:00,周楠再次回到飲馬口機房,帶隊完成了周邊的防洪加固,建了3道堵水壩,徹底解決了飲馬口機房的防汛問題。

想著新鄉的通信網絡終於能保住了,周楠這才暫時鬆了一口氣。

此後數日,周楠的身影一直出現在各個搶修點。同時,由於主管政企業務,周楠帶隊完成了對新鄉市政府、應急部門、消防、衛輝防汛指揮部、藍天救援隊等單位的通信保障任務,受到了高度評價。

27日,又在衛輝機房堅守了24小時的周楠由於連日高強度工作,出現了嚴重的腰肌勞損,疼痛難忍。但是險情沒徹底結束,同誌們還堅守一線,周楠硬是緊咬牙關堅持到險情徹底解除。

談起救災的經曆,周楠覺得這都是自己應該做的。通信鐵軍,從進入中國電信就一直銘記的這個身份,讓周楠和奮戰在一線的通信“戰士們”心中始終繃著一根弦。就是靠著這個信念,他們站在齊胸的水中,接力運送物資,誓保通信生命線不中斷。 (曉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